春日的湖南大学
紫藤花与木绣球花悄然绽放
这些花儿将古典诗词的韵味融入了现代校园
当你漫步在林荫道上
不经意间
这些花朵的倩影就这样闯入你的镜头
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美不胜收的花景
感受古诗词里的浪漫与诗意

元朝张昱在诗中写到:“绣球春晚欲生寒,满树玲珑雪未干。落遍杨花浑不觉,飞来蝴蝶忽成团。”这说的便是木绣球了。




绣球花,在古代的名称是“绣毬”,《广群芳谱》记载:“绣毬,木本,皴体,叶青色,微带黑而涩,春月开,花五瓣,百花成朵。”它的花其实很小,但有二三十朵小花聚集在一起时,远远望上去,就像一个漂亮的绣球了。难怪古人用“百花成朵,团圞如毬”来形容它。

南宋词人在《玉蝴蝶·赋玉绣球花》里曰:“留得一团和气,此花开尽,春已规圆。虚白窗深,恍讶碧落星悬。”早期,它的花色是清凉的“小青”,继而慢慢转为素雅沉静的“白素贞”,木绣球初开时是清新的绿,随着时间的推移,慢慢舒展了开来,变为白色的花团缀满枝头。

《药圃同春》中记载:“雪毬、玉团俱在三月开。雪毬色白,喜阴,常浇以腴,鲜秀异常,花大如斗,近觉微香。”

宋朝诗人杨巽斋在《绣球》云:“纷纷红紫竞芳菲 , 争似团酥越样奇。料想花神闲戏击 , 随风吹起坠繁枝。”


《花经》中说:“紫藤缘木而上,条蔓纤结,与树连理,瞻彼屈曲蜿蜒之伏,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。仲春开花,披垂摇曳,宛如璎珞坐卧其下,浑可忘世。”
据史书记载,紫藤原产于西域,干有一抱多粗,花大香郁,胡人视为圣物,千方百计控制其流入中土。汉张骞出使西域引入,自此在中华延续千年。

在这个春日,当你不经意间邂逅这些花朵,仿佛穿越时空,与古人一同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上,带着千百年的诗意,为这片书香之地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温柔。愿你在湖南大学的校园里,也能邂逅属于自己的诗意时光,把这份春日的美好定格在镜头中,永存于心间。
图片 | 潘燕婷 唐乐瑶
编辑 | 唐乐瑶
审核 | 赵震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