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0,我们该如何表达爱?基金会邀请湖大统计85级校友彭立斌讲述他关于爱的三件“小事”。


微爱也是大爱,彭立斌的故事,体现的正是湖大人饮水思源,心怀天下的大义与大爱。


12A63

湖大财院校区水教



01♥️

从前受过帮助的人,今天变成了给予帮助的人


回想起30多年前获得何渊奖学金的时刻,彭立斌仍能体会到那份激动:“当时获奖的时候已经快毕业了,觉得天上掉下来一个馅饼,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获得的一笔最大的奖励(160元)。”


14EA7

学生时代的彭立斌


在上世纪80年代,由个人捐赠设立高校奖学金并不是常见的事。这份奖学金是已故老红军、湖南大学(原湖南财经学院)副院长何渊女士将毕生积蓄全悉捐出设立的,也是湖大最早设立的奖学金之一。何老的奉献精神感染着彭立斌和众多校友,也是彭立斌在实现个人成就的同时,保持不忘回报社会、反哺母校初心的缘起。


2017年,何渊奖学金发起再筹款,彭立斌第一个响应,并且两次捐赠注入何渊奖学金,在一众湖大校友的反哺行动之下,再筹款总额达100万元,让这份在湖大人心目中有着重要意义的奖学金得以代代传承、延续至今。


02♥️

月行一善,他是最大额的“微爱”月捐人


每次500元,是微信自动扣款的上限,也是彭立斌支持母校“微爱·筑梦”公益行动的月捐金额。14个月前,了解到学校有这样一个支持学生培养的月捐项目后,他二话不说就直接支持,并选择了最高的月捐金额。



D33A

“微爱·筑梦”公益行动月捐动态


人才的兴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,我希望通过支持学校的教育事业,激励学子奋发向上、成为人才”,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彭立斌,把自己的经验和学弟学妹们分享:


“我读书时,统计学原理的老师说过的一席话让我印象至深:‘你们毕业能够用到的知识,可能就是学校里学到的5%’。而事实上,我大学毕业到电力局,5%也没有用到。但是5%是有分母的,分母越大,结果就越大。我后来回到金融行业,学校里的知识就用起来了,这意味着同学们在校期间一定要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”。


同时,彭立斌认为,仅了解本专业的知识是远不够的。金融专业出身的他,还是能源方面的行家,现在从事能源等行业的投资工作。顶尖人才必然是复合型人才。我读书时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能力,这让我能够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,并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,这是湖大给予我受益终身的能力”。


03♥️

“你点赞、我捐助”,6年捐赠3508份免费午餐


2023新年伊始,在“湖大何渊奖学金联络群”里,彭立斌发起了一个朋友圈集赞活动:你点赞、我捐助。原来,彭立斌在每个新年都会发起这样一条朋友圈,根据点赞人数来为“免费午餐”项目捐助善款,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。



348D8

彭立斌的新年集赞活动


关于发起这个活动的原因,他坦言道:“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,自己越来越体会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性。如果全社会都关注公平,不同人群的距离变得接近,人们都有消费能力和创造能力,这样的社会才是美好的”。今年是彭立斌发起免费午餐集赞活动的第6年,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,6年以来,他共捐赠了3508份免费午餐。


“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向上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,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,这样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”——彭立斌如是说。



初稿 | 凌银瑞  终稿 | 周亦乐

审核 | 向杰

感谢彭立斌校友接受采访